几十套半旧不新的白熊联邦军呢子军大衣和毡靴,虽然有的地方磨破了,但缝补一下,比根据地自己做的狗皮袍子可暖和多了。
还有几十支保养得还算不错的莫辛纳甘步枪,子弹管够。
甚至,还夹带了五挺DP-28轻机枪和两门磨掉了编号的82毫米迫击炮,外加几十发炮弹!
当王大彪带着人把这些“硬家伙”从卡车上卸下来,眼睛都直了,抱着那油乎乎的机枪就不撒手,嘴里直嚷嚷:“哎呀妈呀!这玩意儿带劲!比歪把子强多了!卡秋莎妹子,够意思!”
卡秋莎得意地扬了扬下巴,拍了拍王大彪的肩膀:“王,这可是好东西!比你们那些土枪强多了!”
这批军火的到来,让黑风寨的火力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王大彪乐得合不拢嘴,立刻组织人手熟悉新武器,靶场上枪声、炮声响成一片。
随着贸易越做越大,“黑风贸易公司”那间破仓库明显不够用了。
林好大手一挥,直接划拨了河口镇外围靠近铁路的一片空地,盖起了几排崭新的大仓库。
一时间,这里成了整个根据地最热闹的地方。
骡马大车排着长队,嘎吱作响地进进出出。
穿着各种号坎、扛着麻袋的力夫们吆喝着号子,汗流浃背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空气里弥漫着煤烟、牲口粪便和各种物资混杂的气味。
李墨涵彻底鸟枪换炮了。
他不再是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长衫、说话慢条斯理的穷酸秀才。
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套不太合身的旧西装,头发用头油抹得锃亮,都能照出人影。
手里还经常捏着一个黑乎乎的木头疙瘩,形状像个大哥大电话,时不时还拿到耳边“喂”两声,派头十足。
见了人,也不再是拱手作揖,而是学着洋人的样子伸出手:“你好你好,我是黑风贸易公司的李经理!”
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“李经理”了,手底下管着十几个负责记账、点货、协调运输的伙计,忙得脚不沾地,但精神头却好得很。
卡秋莎的日子也越过越滋润。
靠着这“走私贸易”赚来的“回扣”,她在河口镇靠近白熊联邦军临时驻地的地方,租下了一栋带小院子的二层小洋楼。
以前那身灰扑扑的旧军装不见了,换上了从白熊联邦那边捎来的貂皮坎肩和呢子大衣,脚上蹬着锃亮的小皮靴。
手里夹着细长的女士香烟,时不时呷一口据说是法国来的红酒,说话的嗓门都大了不少,白熊语口头禅也少了很多,
俨然一副“阔太太”的派头。
人富了,心思也活络起来。
卡秋莎对林好的态度,也从最初的警惕、好奇,掺杂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“热情”。
她开始隔三差五地邀请林好去她的小洋楼“做客”。
理由五花八门,一会儿是“新到了一批好伏特加,达瓦里希林一定要尝尝”,一会儿又是“关于下一批货物的细节,需要当面深入洽谈”。
那蓝眼睛里的暗示,傻子都看得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