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好又不傻,他门儿清。
但这洋妞,他可惹不起,也不能得罪。
每次接到邀请,他都笑呵呵地答应,但要么是带着李墨涵或者王大彪一起去,要么就是坐下没多久,就借口“军务繁忙”或者“仓库那边还有急事”溜之大吉。
谈生意可以,伏特加也可以喝两口,但其他的,免谈。
卡秋莎碰了几次软钉子,心里自然有点小失落。
不过,她看着林好那张始终平静、甚至有点“懵”的脸,又觉得这个年轻的“大帅”确实与众不同。
不像她见过的那些白熊联邦军官或者其他地方的土豪劣绅,眼里只有贪婪和欲望。
林好像对女人没什么兴趣,他的心思全在那些枪炮、物资和根据地的发展上。
这反而让卡秋莎觉得,林好是个“有原则”、“靠得住”的男人,是个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。
虽然少了几分旖旎的心思,但生意上的信任反而更深了。
两人之间的关系,就在这种公事公办又带着点微妙试探的氛围中,变得更加复杂和牢固。
管他复杂不复杂,黑风寨是实打实地阔起来了。
通过“黑风贸易公司”这条和卡秋莎建立的“地下航线”,各种物资像流水一样运进根据地,又把根据地的土产运出去。
仓库里堆满了粮食、布匹、药品、盐巴、煤油,甚至还有不少林好点名要的工业原料和零件。
更重要的是,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补充。
莫辛纳甘步枪、DP-28轻机枪、82毫米迫击炮,这些苏式装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,但比起之前队伍里那些“万国造”和土枪土炮,强了不止一个档次。
王大彪手下的兵,鸟枪换炮,士气高涨,训练起来嗷嗷叫。
林好站在新建的仓库区,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,心里也踏实了不少。
乱世之中,什么主义,什么口号,都不如手里有枪,仓里有粮来得实在。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这话一点不假。
有钱有粮有枪,腰杆子才能挺直。
跟卡秋莎这种纯粹基于利益交换的“私人友谊”,虽然市侩,但关键时刻,比那些虚无缥缈的“国际援助”或者不靠谱的“盟友”要可靠得多。
李墨涵穿着他那身标志性的旧西装,手里捏着木头“大哥大”,一路小跑过来,脸上兴奋得放光。
“大帅!大帅!”他激动地指着堆积如山的物资,“您瞧瞧!现在咱们可是‘兵强马壮,粮草充足’了!家伙事儿都齐活了!有了这些本钱,咱们就能放开手脚,大干一场了!”
他凑近林好,压低了声音,眼睛里闪烁着野心的光芒:“下一步,大帅,咱们该朝哪儿使劲?干他娘的一票大的?”
林好没有立刻回答。
他抬起头,目光越过眼前繁忙的景象,投向西北方向那片白茫茫的雪原。
寒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,他的眼神深邃得如同结了冰的黑北行省。
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缓缓吐出三个字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:
“哈齐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