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守府大堂之上,兵部尚书荀攸端坐主位,面容沉静,不怒自威。
身旁年轻的参军诸葛亮轻摇羽扇,目光深邃地扫视着堂下济济一堂的将领。
堂下,赵云、徐晃、张合、高览、白饶等汉军宿将肃然而立,人人脸上都带着胜利者的昂扬之气。
然而大堂中央,有几人显得格外醒目,正是前来邀功请降的魏延、魏平及其少数心腹。
魏延此刻心情复杂,既有脱离险境、献上“投名状”后的如释重负,更有对前途未卜的忐忑。
他强自镇定,示意魏平将几个沉甸甸的木匣呈上。
“罪将魏延,参见荀尚书!”魏延单膝跪地,声音沙哑地说道。
连日来的担惊受怕,内心的煎熬,让这个杀人如麻的骁将身心疲惫到了极点。
“幸得天威庇佑,罪将不负所望,已诛杀司马懿至亲司马防、司马朗、司马徽等贼酋,特献上首级,请荀尚书查验!”
几名侍卫上前,将地上的木匣逐一打开。
顿时,一股浓烈的血腥气弥漫开来。
匣中赫然是十几颗面容扭曲的首级,有老有少。
正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、兄长司马朗、叔父司马徽以及其年幼的弟弟们,还有一些司马家族旁系。
堂上众将见状,无不悚然动容。
白饶更是双目喷火,死死盯着魏延,拳头握得咯咯作响。
他想起了在当阳惨死的生死兄弟雷公,每日对司马懿懿及其党羽恨之入骨。
而魏延这种弑主献媚的行径,同样让他极度不齿。
荀攸面色平静,挥了挥手,命人仔细查验首级。
当确认是司马懿父兄与幼弟等人无误后,微微颔首。
他看向魏延,缓缓说道:“文长将军深明大义,弃暗投明,诛杀国贼,其功不小。本官奉唐王令,有功必赏。依先前悬赏之约,取司马防、司马朗等首级者,赏千金!汝既已反正,前罪皆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