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贞把手中的国书直接扔丢在地上,发泄着心中的怨愤。
黄贞向秦元帅说道:“此次战事是由我引起,要杀要剐,悉听尊便!” 脸上尽显决然。
只见那秦帅淡然一笑,道:“事到如今,黄大人仍旧愿意为南平朝廷赴死,这份大义当真让人敬佩!不过,在下以为并不值得。”
听到此话,黄贞一时不解,问道:“在下不知元帅何意?”
只见秦元帅并未回答黄贞的话,而是问道:“早听闻黄大人学富五车,有房谋杜断之能,不知为何会委身于小小南平国,如此弹丸之地,岂不埋没了先生之才能?”
只听黄贞长叹一口气,说道:“我也曾游历于中州各国,希望能用平生所学,一展抱负,实现富国强民之愿望。只是如今各藩国更迭频繁,战乱不断,各国朝廷都重武将而轻文臣,我也受尽冷落。而南平国因地狭兵少,主张交好四邻的国策,少有战事,才让我有了用武之地,得以展现才能,却没想到……哎!”
秦元帅说道:“如今,天下战乱数十载,致使中州百姓民不聊生,朝不保夕。以先生之才能,当辅佐一明主,实现天下一统,万民归一,如此才不辜负先生之才学,也不枉大丈夫来此世间一趟!”
秦元帅的万丈豪情,迅速点燃了黄贞落寞的心,急忙问道:“元帅所说的明主,不知在何处?”
“在关中!”秦元帅答道。
“关中?!”黄贞惊异道。
武关城上,杨雄,汪鹤,罗运承望着城下阵型整齐,正准备攻城的后周军,心中却是说不出的兴奋。
这可是他们围攻商洛城,派小股骑兵到长安府周边千般挑衅骚扰,才吸引过来的关中后周州军主力啊。
关中的后周军主力被吸引到武关,那长安府就无力再派出大军对潼关进行围攻。
更令杨雄高兴的便是,从南楚国派出的复兴堂军队,如今,已经陆陆续续到达了将近两万人,并不比武关城外的后周军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