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大善人犹豫道:“它自小由我养大,极是温顺,从不伤人。”
道士摇头:“非其本性问题。蛟乃天地异数,不在五行中,跳出三界外。它存在本身即会扰动地气,招致灾厄。况且...”道士压低声量,“我观天象,三日后有雷劫降至本处,怕是冲它而来。雷公电母行事,岂会顾忌凡人?”
当夜,张大善人辗转难眠。王氏劝道: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那道士说得在理,万一雷劫下来,殃及宝儿如何是好?”
次日,张大善人忍痛对秃尾蛟道:“非我容不下你,实是天命难违。你且去深山躲避,待雷劫过后再回来。”言毕,取来雄黄酒,洒在蛟身周围。那秃尾蛟似知主人心意,悲鸣数声,终是不愿违逆,蜿蜒离去,三步一回头,眼中含泪。
谁知三日过去,万里无云。张大善人后悔不迭,派人上山寻找,却不见蛟踪。
半月后,宝儿突发怪病,浑身滚烫,医药无效。张大善人正焦急时,忽闻院中犬吠大作。出门一看,竟是秃尾蛟归来,口中衔一株紫色灵芝。
那蛟将灵芝置于门前,叩首三下,转身离去。张大善人忙取灵芝煎水喂服,宝儿果然退烧。夫妇二人对蛟感激不已,却又疑惑它为何不肯回家。
又过月余,屯中开始怪事频发。
先是东头李家的鸡窝夜夜被袭,鸡尸干瘪,似被吸尽精血。接着西头王家的耕牛无故暴毙,脖子上有两个细孔。屯里人议论纷纷,都说是妖物作祟。
这日那游方道士去而复返,手持罗盘,直指后山:“妖气愈盛,必是那秃尾蛟所为!它如今吸食牲畜精血,下一步便要害人了!”
张大善人辩解道:“道长明鉴,我那蛟儿前日还衔灵药救我孩儿...”
道士冷笑:“畜类终究是畜类,野性难驯。它救小公子是报恩,害牲畜是本性。善人若再姑息,恐酿大祸!”
屯民们群情激愤,聚在张家门前,要求除妖。张大善人百口莫辩,只得应允带路上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