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8章 烧伤教授的课堂笔记

和许愿瓶里的波形图,部分重叠。

她呼吸放慢,不动声色地将右手移向内袋,指尖触到瓶子的边缘。就在她准备取出比对时,江离忽然转身,把咖啡杯倒扣在扫描仪上。

“啪”的一声轻响。

杯底残留的咖啡渍被完整投影到黑板右侧,形成一片不规则的斑块。紧接着,系统自动将其转化为数据流,与左侧的脑波图进行交叉分析。

屏幕上跳出一行字:【匹配成功。模型来源:九歌·初代创作行为预测系统V1.3】。

林清歌猛地抬头。

“很多人以为‘九歌’是用来控制艺术的。”江离依旧背对着她,语气平淡得像在讲一段历史,“其实它最早的功能,是筛选真正有创造力的人。因为它知道,只有真实的情感波动,才会产生无法复制的旋律。”

他拿起粉笔,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:

**疼痛 → 记忆 → 回响**

“所有伟大的作品,都源于某个无法愈合的伤口。”他说,“而最危险的,是从不承认自己受伤的人。”

林清歌的手心开始出汗。

这不是普通的课程内容。每一个词,每一句话,都在精准戳中她昨夜的经历——废墟、钢笔、顾怀舟、母亲的秘密刺绣、陈薇薇的笑声残影……她甚至怀疑,江离是不是亲眼看见了这一切。

可他全程没有看她一眼。

课程继续推进。他讲起情绪编码与旋律结构的关系,举例时提到一首未发表的歌曲片段,旋律线恰好是《星海幻想曲》的变调版本,隐藏节奏与父亲留下的暗号一致。

林清歌握紧了拳。

下课铃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