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日,秋高气爽,内书堂院内的银杏树一片金黄。一位身着青贴里(中级太监常服)、气度不凡的老者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,缓步走来。此人正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之一,孙暹。司礼监是内官二十四衙门之首,掌批红、传宣谕旨等机要,秉笔太监更是位高权重,是宫里真正的大人物之一。孙暹此行,或是巡查,或是随意走走,但对魏忠贤来说,却是天赐良机。
小主,
他正拿着扫帚在院中假意洒扫,眼角的余光早已锁定了孙暹。眼见孙暹一行人就要走过,魏忠贤猛地将扫帚往边上一放,几步抢到道旁,“噗通”一声跪倒在地,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石板地面,声音洪亮而又带着十足的谄媚:
“孙爷爷吉祥!小的给孙爷爷请安!”
这一声“爷爷”,叫得又响又脆,在这安静的院子里显得格外突兀。孙暹脚步一顿,目光落在这个伏地不起的陌生太监身上。见他衣着虽是最低等的杂役,但动作利索,声音也透着一股子活泛气。
孙暹在宫中见惯了唯唯诺诺之人,也见惯了故作清高之辈,这般直接而热烈的巴结,反倒让他觉得有些新奇。他停下脚步,随口问道:“抬起头来。在哪处当差啊?识得字吗?”
魏忠贤抬起头,脸上堆满了诚惶诚恐又带着点憨厚的笑容,回道:“回孙爷爷的话,小的在内书堂打杂。回孙爷爷,小的……小的不识字。”
他回答得干脆利落,没有丝毫犹豫或羞赧。在这内书堂,承认自己不识字,需要一点“勇气”,但也是一种另类的“实在”。
果然,孙暹闻言,非但没有鄙夷,反而笑了笑。他身处司礼监,每日与文书奏章打交道,见多了那些识几个字就眼高于顶、甚至暗中搞鬼的太监。眼前这个杂役,虽然谄媚,但承认自己不识字,反倒显得有点……傻得可爱?或者说,更容易掌控?
“不识字?”孙暹轻笑一声,“不识字也好,实在。”
这句随口的话,对魏忠贤而言,却如同仙音。他知道,自己这步险棋,走对了!
不久后,一纸调令下来,魏忠贤被调离了内书堂,前往“甲字库”当差。甲字库,属于内府供用库下属,掌管着宫中所需的各类药材、皮毛、杂物等,虽比不上银库、缎库那般显赫,却是个实实在在的“油水”之地。各地进贡、采买来的物资在此入库、保管、分发,经手之人,稍微动动手指,便能从中牟利。对于魏忠贤而言,这无疑是一步登天般的跃迁——从一个毫无油水的杂役,变成了一个有机会接触实物的库吏。
在甲字库,魏忠贤如鱼得水。他本就机灵,又舍得下力气,更重要的是,他深谙“利益均沾”的道理。他不仅将自己分内的差事办得妥帖,还主动帮管库太监处理些棘手事务,将捞到的好处,大方地分润给上司和同僚。他的名声渐渐在甲字库,乃至相关的几个衙门传开:魏忠贤这人,懂事,会来事,不贪独食。
也正是在甲字库,他遇到了一个真正改变他命运轨迹的人——魏朝。
魏朝此时的身份,非同小可。他并非普通太监,而是当今皇太子朱常洛(后来的明光宗)的长子、皇长孙朱由校(后来的明熹宗天启皇帝)的贴身伴读太监!皇长孙虽然此时尚未被正式立为皇太孙,但他是太子长子,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之一,其地位之尊崇,可想而知。作为皇长孙最亲近的内侍,魏朝在宫中的地位水涨船高,即便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大太监,也要给他几分面子。
魏朝时常会来甲字库,为皇长孙领取些文具、玩物或宫中不常见的小玩意儿。魏忠贤第一次见到魏朝时,就被对方那不同于寻常太监的气派所震慑——衣着光鲜,步履从容,身边还跟着几个小太监伺候,言谈举止间,自带一股得意之风。
魏忠贤立刻意识到,这是一条真正的“大腿”,一条比他之前巴结过的所有太监加起来都要粗壮的大腿!若能攀上魏朝,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未来帝国权力核心的圈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