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丰收的喜悦。

“恒仔!歇会儿吧!” 老支书给他递过去一碗凉茶。

傅水恒接过碗,道了声谢,仰头喝下。阳光下,他额头上也满是汗珠,但嘴角似乎有了一丝极淡极淡的笑意。那笑意,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我们心里荡开了一圈圈更大的涟漪。

“水恒哥,你这法子,神了!” 铁柱凑过去,一脸崇拜。

傅水恒拍了拍他的肩膀,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到我们每个人耳朵里:“是地好,是大家伙儿辛苦,还有……这种子争气。”

他提到种子,我们又看向他那神秘的木箱子。那里面的“宝贝”,看来是真的。

收割是个大工程,几乎全村能动弹的人都来帮忙了。连当初那些说风凉话的,也讪讪地过来搭把手,眼神里满是羡慕和后悔。打谷场上,机器轰鸣(那是傅水恒想办法练系来的小型脱粒机,比以前用连枷打省力多了),金黄的谷粒像瀑布一样从机器口倾泻出来,堆积成一个个小金山。

孩子们在谷堆边嬉闹,抓起一把把谷子,任由它们从指缝间流下,发出欢快的尖叫。女人们忙着晾晒,用木耙子把铺开的谷子翻来翻去,脸上是掩不住的喜色。空气中弥漫着新谷特有的、暖洋洋的香气。

“亩产八百斤!” 负责过秤的会计,嗓子都快喊破了音,脸上是难以置信的狂喜。

“啥?八百斤?老会计你没看错秤吧?” 有人不敢相信。

“错不了!你看这堆头!再看这成色!我敢说,实际可能还不止!”

亩产八百斤!我们池溪村,最好的水田,往年风调雨顺,亩产也就四五百斤顶天了。这片曾经人人嫌弃的热诚地,如今竟然打出了翻倍的产量!整个打谷场沸腾了。欢呼声,惊叹声,交织在一起。

老支书激动得直抹眼泪,拉着傅水恒的手,嘴唇哆嗦着,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:“水恒……恒仔……你……你是咱池溪村的大恩人啊!”

傅水恒扶住老支书,轻声说:“三叔公,言重了。我是池溪人,做这些是应该的。”

他的平静,更让我们感到他的不凡。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劳啊!

消息像长了翅膀,很快飞遍了朋口镇,飞到了连城县城。

没几天,镇上的领导来了,围着这片刚刚收获完毕、只剩下整齐稻茬的土地转了一圈又一圈,抓起一把留下的谷壳,看了又看,连连称奇。

又过了些日子,几辆吉普车颠簸着开进了我们池溪村。县里来的大领导也来了!为首的是农业局的局长,还有几个技术员模样的人。阵仗不小,村里人都围过来看热闹。

领导们直接去了傅水恒家那个简陋的小院。傅水恒还是那身旧军装,不卑不亢地把他们迎进去。我们在外面,心都提着,不知道会发生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