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幽燕暗涌

魏砥 柯哀的罐头 1591 字 11天前

---

建安八年春末的那场雨,下得邺城内外一片泥泞阴冷。雨水敲打着司空府行辕的琉璃瓦,汇成细流,仿佛天公也在垂泪。

一名来自易城的信使,身披浸透的蓑衣,不顾一切地冲进行辕,跪倒在阶前,双手高举一份染着水渍的紧急文书,声音凄厉而颤抖:“司空!易城急报!郭……郭祭酒……他……薨了!”

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。

正与程昱、刘晔等人商议军务的曹操,身形猛地一僵。他缓缓转过身,脸上的威严尚在,但瞳孔却骤然收缩。他没有立刻去接那文书,只是死死盯着信使,声音低沉得可怕:“你……再说一遍?”

“郭祭酒……已于三日前……病逝易城……”信使伏地痛哭。

曹操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,他一把夺过文书,飞快地扫过,那薄薄的纸页在他手中剧烈地颤抖起来。忽然,他猛地将文书攥紧,揉成一团,另一只手狠狠拍在身旁的案几上,震得笔砚乱跳。

“苍天!何夺我奉孝之速也——!”一声悲怆至极的怒吼从曹操喉中迸发,带着无尽的痛楚与不甘。他踉跄一步,眼角竟迸出泪光。堂内众人,无论是程昱这般老成持重的,还是刘晔这等机变百出的,此刻无不悚然动容,纷纷垂首,面露悲戚。

消息如惊雷般传遍邺城。

陈暮正在西曹值房核对文书,闻听此讯,手中的笔“啪”地一声落在简牍上,墨迹污了一大片。他怔怔地站起身,走到窗边,望着窗外连绵的雨幕,易水畔那张瘦削却目光如炬的面容清晰地浮现在眼前。那最后的告诫,那洞察世事的眼神,竟真的成了绝响。一股巨大的空落感攫住了他,仿佛航行中依靠的一座灯塔骤然熄灭,前路虽在,却顿失了许多明澈。

行辕内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。郭嘉的灵位已匆匆设好,香烟缭绕。曹操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,他强撑着精神,召集程昱、刘晔、陈暮等少数几人议事。

“奉孝临终前,可还有话?”曹操的声音沙哑,目光落在陈暮身上。

陈暮躬身,将郭嘉关于“内忧尤在”、“邺城非铁板一块”、“司空性急,难免失于察察”等告诫,仔细复述了一遍,只是隐去了对自己的私嘱。

曹操听罢,闭目良久,再睁开时,悲痛稍抑,锐利重现:“奉孝知我,亦知天下势。北疆虽暂安,然袁熙、袁尚二子不除,勾结乌桓余孽,终是心腹大患。幽州公孙康,坐观成败,首鼠两端。奉孝曾言,此辈可缓图之,待我平定二袁,其势自孤。如今……”他顿了顿,语气转厉,“吾意已决,待奉孝丧仪毕,即整军备战,今岁必要肃清幽燕,绝此后患!”

程昱沉声道:“司空英明。然奉孝亦提醒内忧。大军北征,邺城、许都根本之地,不可不防。”